
徐景贤到机关工作的时候还不满十八周岁。对于这样的一个年轻人来说,一般大家都会觉得他缺乏经验,能力不够,还得锻炼几年等。但是对于徐景贤来说这些话似乎都不太适合他!1951年,徐景贤高中毕业,南模的同学们纷纷报考大学,他的父亲也要他去报考大学的化学专业.徐景贤正式报了名。但就在大学入学考试前夕,上海市号召知识青年参加市政建设。1951年的夏天,徐景贤面临两种选择,一个是考大学。一个是放弃大学,参加上海的市政建设,这就算参加革命了。当时市里需要一批年轻知识分子充实市政建设的队伍。徐景贤当时犹豫不决,因为他在学校学习成绩非常好,总想读大学。如果参加市政建设,当时就得必须放弃上大学。徐景贤想来想去,一开始跟父母商量,他们不是非常赞成。因为以徐景贤当时的成绩来说考上大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放弃了就很可惜。但是,徐景贤的父母比较开明,不像现在有的父母,一意孤行逼着孩子完成自己的意愿,北大的吴谢宇那个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时整个年级五个毕业班里大约有四十多人报名参加市政建设,相当于全年级的五分之一。参加市政建设的同学把大学报名单撕毁了,徐景贤还被邀请到位育中学现身说法,介绍自己为什么要参加市政建设。上海市政建设的背景1950年,根据指示,上海市长陈毅指出:“目前经济情况开始好转,必须照顾工人的待遇和福利。”1950年代初,上海市所建立的市政建设方针就是: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并且首先为工人阶级服务。参加市政建设前,徐景贤要参加一个建设班进行培训,地址设在上海中学。班主任是周原冰,后任上海市行政干部学校校长,是伦理学家。他请了很多人给徐景贤他们上课,包括副市长潘汉年等。市政建设训练班结束时,很多人被分配到公安局、市电力局、卫生局等。徐景贤是最后一批分配的,也不知道他究竟能分配到什么单位去。徐景贤填写志愿,把他当过通讯员的简历,以及写过哪些文章,在表格里面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希望能够被分配到,发挥自己写作专长的单位去。训练班里几乎所有人都分配了,最后只留下三个人。这一天组织通知徐景贤去上海市委宣传部报到。这完全出乎徐景贤的意料,因为徐景贤当时是共青团员还不是党员。市委宣传部是党的领导机关。领导找徐景贤谈话,说一方面是考虑徐景贤工作上的特长,另一方面宣传部也需要年轻人。这样徐景贤就从南阳模范毕业后就直接调到市委宣传部工作。报到那天徐景贤被分配到宣传部文化艺术处。处长是丁景唐,徐景贤就在丁景唐的领导下,成了文艺处干事儿。徐景贤当时虽然不是党员,到了宣传部文艺处,党组织却很信任他。在党的高级领导部门工作,首先分配给他的具体任务是检查报刊上的文章,从中找出问题。徐景贤检查的第一份刊物是上海市的《群众文艺》,看看其中存在什么问题。徐景贤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把当时柯灵主编的《群众文艺》刊物,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过以后,把这份刊物上的文章和处里其他人审阅。当时处里有一位老同志叫汪震宇,他看了徐景贤的书报后对处长丁景唐说:“这个徐景贤蛮厉害的。”他认为徐景贤一个小青年,看了《群众文艺》以后,居然能写出一大篇东西来。徐景贤听了很高兴,同时觉得在这里工作使他得到了锻炼,因为过去从来都没有人让他系统的阅看报纸,从中发现问题和指名失误。徐景贤高中毕业就被分配到上海市委宣传部工作,在那里他干的得心应手,还受到了老同志汪震宇的赏识。上海市委“笔杆子”的称号真不是空穴来风。不管怎么说徐景贤的工作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股票配资官网开户,本地配资公司,线上股票配资炒股门户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