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怎么小的领事馆,也代表着国家的面子,我不能轻易离开!
他被叫作中国“最孤独的大使”,1989年一个人独自去了基里巴斯。
这个南太平洋的小国,总人数不到十万,差不多九成的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没有同事,没有帮手,没有车,没有吃的东西,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他住在一间漏风的草房里,风从四面吹进,但他每天依然坚持要“升国旗,唱国歌”!
靠着超乎寻常的毅力,他硬是把祖国交代的任务给办成了!
最破“大使馆”
一提到大使馆,大家脑袋里估摸着都是那些气派非凡、戒备森严的建筑模样。
再说了,那些黑色轿车一刻不停地穿梭,外交官们也都在忙碌地工作着,场面挺热烈的。
没想到吧,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居然还能变成外交场地呢?
作为大国的“大使”竟然亲自动手修理电线,砍树做桌椅,真是没想到啊。
所有的事情,比如升旗、制定政策或者进行外交谈判,居然都是靠一个人和一只狗搞定的,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可不是啥电影剧情,而是三十多年前,中国外交官吴钟华的真实写照,让人觉得挺震惊的。
咱得追溯到80年代那会儿的“外交战事”,那时候南太平洋地区可不太平静。
为了换取一些小岛国的“外交承认”,台当局就开始玩起了所谓的“金钱外交”。
因此,由33个珊瑚礁组成的国家“基里巴斯”,就变成了各种角逐的焦点。
那会儿,中国和基里巴斯已经搞好了外交关系,不过还没搭起大使馆的牌子。
所有的外交事务,统统由驻斐济的大使来负责打理。
面对台当局一再施加压力,时任驻斐济大使馆的政务参赞吴钟华都快急出锅了,抓耳挠腮的。
他心里特别明白,光凭远距离操控根本没办法把双方的关系搞稳固。
何况,基里巴斯这个国家经济特别拮据,根本难以抗拒那些金钱的诱惑。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吴钟华一直在斐济和基里巴斯之间奔波转来转去。
靠着自己那“唇枪舌剑”,顺利挫败了几次台当局的阴谋。
但光靠这些还远不够,吴钟华打算向中央请求,在基里巴斯设一家中国大使馆。
没多久,中央那边就给了回应,叮嘱他一定要把去基里巴斯的使命完成好。
于是,在1990年2月,50岁的吴钟华独自一人,带着一面五星红旗和一些简单的行李出发了。
他赶紧匆匆忙忙地登上了去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的航班。
那会儿,他还没搞清楚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一片多么难搞的“战场”。
独自出使基里巴斯
塔拉瓦的机场实在算不上什么高大上,基本上就是一条碎石铺成的跑道,再加上一间简简单单的平房罢了。
整个岛挺狭长的,最窄的地段也就几百米,资源更是少得可怜。
没有网络,没有报纸,每咬下一口蔬菜都像是一种奢华享受。
吴钟华租了一间破旧的茅屋,当作暂时的住处。
屋顶一遇上雨天,变成了“水帘洞”,四壁哪还有不漏风的角落。
领导安排的任务还挺紧的,要在三天之内把挂牌弄好。
而且还得保证国际电话打得通,搞定之后,还得办个开馆招待会。
这些条件,对于当时的吴钟华来说,毫无疑问就像登天一样困难。
吴钟华可没打算投降,他选择全力以赴,直接冲进了建造的环节。
他既当设计师,又做工人,还负责打印文件的文员工作。
还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的牌子钉在了那顶草屋上。
他还在那废旧的垃圾堆里捡到了别人的不要的电缆,亲自铺设好了通讯线路。
那天的开馆迎宾会,搞得真是又简陋又粗糙,简直没法再糙了。
桌椅都是捡来的破旧木头拼凑而成,吃的全是这边常见的海鲜。
剩下几个拿得出手的“硬菜”,还是吴钟华从国内带来的罐头。
当天到场的有基里巴斯的总统夫妇、内阁成员,以及来自各国的使节们。
大家都蹲在那儿吃饭,吃的全是他带来的二锅头、罐头、豆腐肉和椰浆。
没人帮他照相,也没人记录,到了晚上,他孤零零一个人写电报,熬了整整18个小时。
就这么一来,大使馆勉强算是搭起了,但紧接着就出现了一堆问题。
一个接一个的人都冲了出来,头一件事就是“语言障碍”。
为了能和当地的居民更好地融入,他就开始学习巴斯语。
每天从天亮忙到天黑,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学习,勉强能和当地人凑合了几句。
当地人都说他学习这块儿挺厉害,真是令人挺吃惊的。
一边忙着解决语言方面的难题,突然又发觉岛上的物资特别紧缺。
别提肉类了,岛上连猪都没见过,更不用说牛羊了。
平日里只能靠海里的鱼虾解腹,蔬菜搞不好都变得难得一见了。
为了让日子过得更顺心,吴钟华只得自己动手种菜,幸好这对他来说不算难题。
作为岛上唯一的中国人,半年下来,连一句中国话都没听到,理发还得自己折腾。
有一天,他在路边偶遇了一只小黄狗,嘎巴巴的,没啥精神。
他给那只狗点吃的,结果它竟然粘着他不撒手。
吴钟华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金娃”,就这样,两人一狗成了彼此的依靠。
有一次,他从野外挖了些野菜回来做饭,刚尝了一口,金娃突然就把吃的全都吐了出去。
他一下子警觉起来,仔细一看才发现,那野菜其实是有毒的。
自从那次以后,每次他去采野菜时,都会请金娃试一试,确保没问题。
这只狗,也算是他专属的“食品安全检测员”。
不过日子也不是一路顺风,没多久危险就突然降临。
三年的“孤独”
吴钟华正蹲在屋里整理资料,突然警察把门一踢叫他出去一趟。
他们说,在使馆附近发现了一枚炸弹,局势挺危机的,挺紧张的。
等他一出门,就看到四周拉起警戒线,村里的人也都聚在四周,场面挺热闹的。
后来他才知道,那玩意儿是个超过500磅的未爆炸弹,是二战期间美国和日本打仗留下的残存物。
在基里巴斯岛上,这种炸弹挺常见的,所以当地人扔垃圾的时候都不敢用火点,怕引发啥事。
怕那温度一升高,炸弹就会爆,真是让人犯难啊。
在基里巴斯待着的时候,吴钟华一共掉了三次眼泪。
第一次掉泪,是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瞬间,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熬过。
自己动手设计安装,把旗杆搭建起来,就放在了使馆门口。
那天一大早,他自己把五星红旗升了上去,看着国旗在风中飘扬,眼眶立马就湿润了。
在这个偏远的异国他乡,能悬挂国旗的地方,仿佛就是他心底的故乡。
第两次掉眼泪,是为了他爸爸而流的,那是在1990年四月,他收到一封信。
信里说他父亲没了,告诉他这事的时候,他爸爸已经走了24天。
回想起小时候,爸爸老是在村口等着,反复叮嘱他外出时千万别忘了家。
如今他算是有点门路了,可偏偏没能陪着父亲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路。
那次掉泪,是在1993年他离开那会儿。
那天任期一到,他转身时竟然忘记了自己亲手搭建的那座使馆。
如今的房子,已经从起初的茅草屋变成了规范的居所,门口那面五星红旗依旧迎风飘扬。
这三年来的辛苦和挫折,好像此刻都变得值得了。
吴钟华大使的经历,也被后人看作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鲁滨逊式外交”典范。
他的经历被写进了小说《蹦极》,也感动了许多国民。
结语
可惜的是,这位曾经光彩夺目的中国大使,终于在2022年离开了人世。
这三十年来,咱们祖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革。
中国驻基里巴斯的大使馆焕然一新,五星红旗在空中迎风飘扬,气势十足。
每次看到那面红旗升起时,心里总会想起吴钟华为这片土地所做的贡献。
就靠他一个人,在这块土地上维护了国家的颜面。
咱们一起为吴钟华点个赞吧!你怎么想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哦!
股票配资官网开户,本地配资公司,线上股票配资炒股门户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